4月11日,福建省厦门市直机关关工委“基层建设奋进年”活动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市司法局召开。会议由市直机关关工委执行主任陈琳主持。市关工委副主任、组织委主任张鸿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张永才、市关工委组织委秘书处处长郑瑞强,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李庆东,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关工委主任戴福明,以及市直机关各单位关工委领导、市直机关关工委“五老”志愿服务队队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关工委“基础建设奋进年”活动有关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市关工委全会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莲坂军休所、市司法局关工委的工作。围绕“基层建设奋进年”活动主题,市司法局关工委执行主任尤美婕、市公安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白惠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志强、市卫健委关工委副主任吕佩兰等同志,先后做了典型发言。
李庆东受曾丽娟书记委托,在讲话中对市直机关各部门关工委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切实发挥市直机关关工委重要作用;二要夯实基础,全面加强各级关工委自身建设;三要扭住关键,聚力推动关工委工作高效落实;四要加强保障,注意汇聚关工委工作各方合力。
张鸿平首先充分肯定了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充分肯定了市直机关关工委自身建设以及在市直关工委建设中的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肯定了市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公安局等单位关工委工作。随后,张鸿平围绕“基层建设奋进年”活动主题,讲了四点意见。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三融合”贯穿始终
“三融合”(融合基层党建工作、融合社会治理创新、融合老有所为实践),是秋雄主任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着眼我市关工委面临组织覆盖不够全面、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推进不够到位等现实问题,在认真总结完善多年来我市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想新思路。“三融合”对于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构建“有形”覆盖、“有效”运转的关工委组织网络体系,更好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把“三融合”贯穿“基层建设奋进年”活动始终,为更好发挥关工委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二、善于学习借鉴,努力做到“六个坚持”
张鸿平指出,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互相学习借鉴。他现场总结概括了市司法局关工委“六个坚持”的经验,即坚持主动作为,以实际工作成效争取党组(党委)重视支持;坚持党建带关建,创优配强关工委班子;坚持发展壮大“五老”队伍,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关工委工作规范有序;坚持经费保障;坚持硬件建设。各单位要善于学习借鉴,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三、注重走深走实,让“奋进年”活动出成果
一要坚持党建带关建,在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上出成果。按照“应建尽建”的要求,对尚未建立关工委组织的,要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组建步伐。要着力建设好领导班子,确保组织架构健全,为关工委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持续不断坚持党建带关建,以“六有”为基础(有班子、有队伍、有制度、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五好”为目标(班子好、作用好、制度好、创新好、活动好),重点突出抓好“五老”工作室和“五老”骨干队伍建设。二要注重常态又长效,在切实抓好制度机制建设上出成果。市直机关关工委要进一步优化协调联动机制,着眼常态长效,健全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和关爱活动平台。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学习、培训、活动、工作制度,并做到“八有四上墙”,“八有”即有牌子、有专兼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必备的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内容、有档案资料;“四上墙”即组织机构成员名单上墙、工作任务上墙、规章制度上墙、活动内容上墙。三要落实工作有场所,在切实抓好活动阵地建设上出成果。
四、适应新时代要求,探索开展特色性和创新性活动
开展活动是关工委的生命力所在,是关工委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对一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富有成效的活动,诸如“奋进新时代、‘五老’传薪火”活动,都可以大胆实践。厦门是特区,特区的关工委必须有创新精神,必须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强烈意识。我们要很好总结来自基层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今天上午参观了市司法局和市退伍军人事务局,很有启发和借鉴,我们要倡导弘扬“坚守使命,银发担当,创新关爱,服务社会”厦门新时代“五老”精神,探索开展“奋进新时代、‘五老’传薪火”等活动,充分发挥“五老”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传承、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立德树人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把“五老”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最需要的地方上来,渗透到最适合的角落中去,确保“五老”工作与特区建设发展贴的更紧、与青少年思想贴的更近、与社会需求贴得更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新篇章贡献“银发力量”。